壓鑄模具設計流程概述
首先按照產品使用的材料類別;產品的形狀和精度等各項指標對該產品進行工藝分析,訂出工藝;
然后確定產品在模具型腔中擺放的位置,進行分型面;排溢系統和澆注系統的分析和設計;
再對各個活動的型芯拼裝方式和固定方式進行設計;
接下來是抽芯距和力的設計;
頂出機構的設計;
要確定壓鑄機,對模架和冷卻系統設計;
接著核對模具和壓鑄機的相關尺寸,繪制模具及各個部件的工藝圖;后設計完成。
什么材料適合用來制作壓鑄模具
壓鑄模具是壓鑄件生產、形狀確定的模具,生產工藝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鑄造出來的工業配件的實用性。不過,生產出這樣的模具的原料也是非常重要的,它決定了模具的耐用性,間接決定了零配件的實用性。
這樣一來,我們應該知道什么材料適合用來制作壓鑄模具?
從它的工作環境來看:
配件加工成型需要熱處理,處理完,液化原料倒入模具中定型,說明模具具有耐高溫的優點,能在高溫環境中保持穩定。
模具是經過冷卻后成形,這也說明了不僅耐高溫,也需要反復冷卻加熱的循環下,不會發生斷裂破損的情況。
金屬材料的在模具中,以液體形式存在,有一定與模具內壁有摩擦,將導致模具的內壁受損,嚴重可能發生工業事故。
根據上述壓鑄模具的工作環境,我們能確定它的制作材料必須有以下性質。耐高溫、經得起冷卻加熱的循環,還有就是要有抗沖擊力,耐磨。
壓鑄模具離子覆膜技術
在壓鑄行業,壓鑄過程中的粘模、沖蝕、腐蝕而造成的產品廢品率高,生產效率低下,甚至造成模具的損壞等問題一直是困擾各壓鑄企業的老大難問題。
現在將現代表面工程技術應用于壓鑄模具的表面處理,極大地改善了壓鑄模具的表面性能,而且是長效型的,解決了傳統工藝所無法解決的問題,用行內人士的話來講是開創了壓鑄模具表面處理的先河。
該方法是運用離子覆膜技術,在模具表面沉積一層金屬陶瓷薄膜,這層膜具有耐磨損、抗腐蝕的功能,由于這層膜使用的材料不與鋁、鋅等金屬溶液親和或發生反應,所以能極大地改善壓鑄件的離模性能而不發生粘模現象。例如某廠家一個鋁合金壓鑄件,產品質量要求很高,由于發生粘模現象,不得不壓一個小時模具就得下來打磨一次,經過表面處理后,模具八個小時才下來,而且清理起來非常容易。
在鋅合金壓鑄,由于鋅合金溶液極易與模具鋼發生反應,有的模具在試模階段就發生了侵蝕現象,模具經過表面處理后,由于鋅合金溶液不與模具直接接觸,從而徹底地杜絕了這種情況的發生,延長了模具的使用壽命,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。